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简要分析:
简单改改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需求添加或减少板片,即可到达需求添加或减少的换热面积。传热系数高 管壳式换热器的布局,从强度方面看是极好的,但从换热视点看并不抱负,由于流体在壳程中活动时存在着折流板—壳体、折流板—换热管、管制—壳体之间的旁路。经过这些旁路的流体,并没有充分地参加换热。不存在旁路,而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发生湍流。有较高的传热系数,通常情况下是管壳式换热器的3~5倍。
在运用材料一样的前提下,由于布局所需求的资料较少,所以生产成本必定要比管壳式换热器低。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.6~0.8mm,换热管厚度为2.0~2.5mm;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布局重得多。在完结相同的换热使命的情况下,所需求的换热面积比管壳式换热器的小。板式换热器布局紧凑,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~5倍,也不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需求预留抽出管制的维修场所,因而完成相同的换热使命时,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/5~1/10。